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启新程
育贤楼404会议室,2025年8月26日。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以“育新机、开新局、谱新篇”为主题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汪国强教授主持。大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新学期重点工作,吹响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
一、副院长魏昭辉:以“三精三严”标准落实教学任务
副院长魏昭辉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行动,从“精准备课、精准施教、精细评价”三个维度布置教学具体事项:
——精准备课:各课程团队对照新版培养方案,完成教学大纲更新,确保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开展“开学第一课”教案检查,做到“无打磨、不登台”。
——精准施教:推广“AI赋能、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建设智慧课程示范课,推动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严抓课堂纪律,执行“上课前三分钟、下课后三分钟”教学巡视制度。
——精细评价: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强化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管理,确保“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质量高起来”。
魏昭辉副院长强调,全体教师要严守教学纪律红线,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和教学事故,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用扎实学识和高尚人格赢得学生尊重。
会议现场
二、党委书记范丽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学风师风建设
党委书记范丽娜强调以严的基调强化师德师风,以实的举措培育时代新人。她指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新学期,学院党委将重点抓好“三个一”工程:
一是打造“一面旗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坚持每周 “思政一刻钟”,让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织密“一张网格”。倡导“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责任人”的师德师风全员监督机制,班级、教研室、科研团队全覆盖,通过谈心谈话、随堂听课、师生座谈会等途径,实现问题线索“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三是构建“一体两翼”培养体系。各专业紧扣“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国家战略需求,突出“差异化、复合型、创新型”培养路径,形成“通专融合、本研贯通、产教协同”的智能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
范丽娜书记号召全体党员教师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昂扬姿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三、锚定“四个聚焦”,院长汪国强部署学期重点任务
汪国强院长指出,新学期学院要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科研创新突破为引擎,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聚焦教学规范,夯实课堂质量。新入职教师须严格执行培养方案规定学时,院领导每周动态核对课表与听课记录,做到“课课有依据、堂堂有反馈”。
聚焦能力提升,深化磨课试讲。各专业成立“教学共同体”,组织各专业不少于两次集体磨课和公开课示范,帮助新教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聚焦科研突破,强化有组织科研。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对于尚未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的教师,学院将实行“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学院集中辅导与专家一对一打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申报书质量、增强科研竞争力。
聚焦方案落地,保障培养质量。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目标、考核方式与毕业要求逐项对标,确保“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落地生根。
汪国强院长强调,全体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个人学术追求融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时代洪流。
凝聚奋进力量,奋力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会最后,学院党政班子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号召:让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跑出新学期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策源地而不懈奋斗!
新学期、新气象、新作为,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