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开展新学期磨课试讲暨教学能力提升活动
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于开学第一周在各专业组织开展了“新学期磨课试讲暨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活动于各专业教研室分别举办,各专业教师全员参与,院领导流动参与指导,樊千副校长也亲临现场旁听并作出重要指示。
本次活动以“磨课+说课+研讨”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交流,帮助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为新学期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电气工程专业:第二轮磨课,聚焦深层优化
本轮磨课重点围绕教学内容逻辑构建、课堂节奏把控、教学互动有效性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专业负责人和资深教师首先进行授课示范,从理论讲解到互动研讨层层递进,充分展现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为新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堂组织思路。随后磨课活动进入新教师实战展示环节,听课教师逐一进行点评,10多位新教师充分吸收老教师的经验,结合自身课程背景与教学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展现出新一代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潜力。
网络工程及大数据专业:新开课程试讲,突出实战与创新融合
网络工程教研室重点围绕新开课程和首次任课教师开展试讲。一些新任教师虽初次登台,已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潜质和表达流畅性,获得听课教师一致认可。在研讨环节,评委从教学内容组织、语言表达、互动设计、课件规范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尤其强调新开课程需精准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合理设计实践环节与知识导入路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项目式重构,真实场景驱动教学
青年教师以一些核心课程为内容,进行了20分钟片段教学展示。一些授课打破传统章节限制,将知识点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流程中。有些以案例导入循环结构教学,实现抽象语法与专业应用的无缝衔接。
评审专家从目标设定、方法创新、专业准确性、互动设计等维度进行点评,既肯定信息化教学和课程思政方面的亮点,也针对重难点突破、认知规律适配等提出改进建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六门核心课程试讲,闭环教研保障质量
近10位教师围绕多门课程进行教学展示。评委从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信息化手段、课堂互动四个维度逐一点评,并在案例选取、板书课件协同、学生差异化指导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该教研室计划在新学期前两周持续推动“备课—试讲—反馈—修订”闭环教研模式,全力保障开学即高质量运行。
领导寄语:智能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樊千副校长在旁听多个专业试讲后指出:“智能化教育浪潮下,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引入AI工具辅助备课,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打破传统‘一刀切’模式。推行PBL(项目式学习)教学,围绕专业实例设计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内化知识。同时,利用技术实现课堂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汪国强院长也强调,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系统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本次磨课试讲活动不仅为新学期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也搭建了教师互学互鉴、教学创新探索的交流平台,全面体现了学院重视教学、追求卓越的教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