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学促发展凝心聚力共提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交流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智能与电气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1

规范教学促发展凝心聚力共提升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工作交流会圆满举行

一、活动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流程,助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424日组织召开教师教学工作交流会。会议聚焦教学全流程标准化建设,通过明确规范、答疑解惑、经验共享,推动教学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发展。


二、会议内容与重点发言

1. 主题发言:教学规范全面解读

教学副院长魏昭辉:

1)教学材料解读:对教案、教材、大纲、教学日历、平时成绩登记表的内容与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

2)强调规范意义:指出教学材料是教学质量的基础,要求教师严格对标人才培养方案(4年大修/2年小修),2025年修订在即,需提前规划课程定位。

3)课堂管理重点:提出“数字化点名”“课程思政融合”“应急预案准备”三项刚性要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互动式教学。

4)实践课程优化:强调实践课程重要性,更新大纲与实践内容,保证实践课堂内容饱满、学生任务满足培养需求。

专业负责人邹佳鸥:

1)细化材料标准:明确大纲修订需经教研室审核,教案需体现个性化设计,教材选用须与课程目标高度匹配。

2)实验课程要求:强调安全纪律,严禁调课代课,要求教师提前2周检查实验设备。

3)教学改革提升:鼓励年轻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参与教改立项,真正的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电气专业教师的教改能力。

2. 互动讨论:问题与解答

Q1:教师苏洪雨提出“如何平衡教学创新与规范要求?”
解答:鼓励在框架内创新(如信息化手段),但需确保核心材料符合规范。

Q2:新教师吕东辉提出“课堂纪律管理困难,学生

听课如何解决?”
解答:采用多种方法逐步改善课堂管理,如提出课堂相关话题活跃气氛、利用智慧树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等。

Q3:新教师王娜提出“如何丰富实践课程内容”?”
解答:更新实践项目,引入真实案例;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如基础层、进阶层等,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得到更多锻炼。

三、会议氛围

会议全程务实高效、互动热烈。与会教师积极记录要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课程思政融合技巧”“作业留痕管理”等议题,多位教师分享了实用案例,现场形成“规范

僵化、创新有边界”的共识。


四、会议成果

会议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1系统梳理教学全流程规范,形成《教学工作标准化清单》,覆盖教学材料准备、课堂管理、实验设计等关键环节,为教师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

2精准解决一线教师共性问题,针对大纲修订流程、突**况应对、课程管理、实践课程优化等6项实际困惑,通过案例分享和标准化流程制定,提供可落地方案;

3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汇总7条实操建议,涉及学生考勤管理、教学材料归档等,为后续管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础。

五、未来展望

电气专业将持续推进教学规范化建设:

1常态化培训:每学期开展“教学规范工作坊”,分专题深化研讨;

2数字化赋能:开发教学材料模板库,助力教师高效备课;

3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规范实践转化为教改成果,纳入职称评优体系。

以规范提质量,以创新促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体教师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以专业建设目标为引领,倾力构建高水平、有温度、重实践的教学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