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加快我院发展,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为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政治辅导员队伍,打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学院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 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等途径,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 为学院重点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就业指导提供智力保障, 真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为实现我院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二、建设目标
2017-2022年,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实现以下目标:
1、为专业建设、团队建设配齐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含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总人数1100(在校生)/20=55人左右, 师生比控制在1:20以内。
2、辅导员队伍以专职为主,总体上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力求到2020年,培养达到50%以上为校内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3、40岁以下青年教师硕士化, 到2022年,专任教师硕士比例达到90%以上, 专任教师中具有或攻读博士学位的达到5人及以上。
4、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50%。
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超过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左右), 具有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超过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左右), 教师职称结构达到合理。
三、实施方案
1. 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
每个专业尽快配齐专业(学科)带头人,按照学校对专业带头人的要求,督促完成各项工作。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加强教学骨干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能力强、素质优良的教学骨干队伍, 确保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教师的教育培养
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专业技能培训和专题讲座, 强化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 引导教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推进和深化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3. 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 切实提升新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 支持专业(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